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面具(上) > 第十四章

第十四章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从他面前经过。这是李春秋十年来每天都要经过的路口,他从孑然一身走到二人牵手,进而成了三口之家。现在,他即将最后一次经过这个路口吗?从此告别这座妻儿俱在的城市,去过与他们都毫无关系的另外一段人生?

    远处,一辆公共汽车慢慢驶来,李春秋依然在左顾右盼。不一会儿,汽车进站,挡在李春秋的身前。此时马路对面,有两个人假装不经意,却又不断地朝汽车上张望。顷刻,汽车开走了,路边空空荡荡的,再也不见李春秋的身影。

    丁战国站在窗前,专心致志地用手拔着窗台上一盆仙人球上的小刺。

    门被轻轻推开,一个侦查员走进来报告:“科长,他已经出发了。”

    “别急,再等等看。”丁战国头也没回地说道,眼睛一直盯着窗台上的仙人球。以李春秋的资历和最近一段时间暴露出来的能力,如果真的是国民党特务,那他的级别一定很高。换句话说,若想抓住这条大鱼,那捕鱼的网必须织得又大又密。

    鼎丰酒楼的爆炸案过后不久,丁战国曾经去废墟上考察过。站在一片废墟上,环视良久,丁战国问身边的一个侦查员:“如果你在这儿接头,会选择哪张桌子?”

    侦查员有些犹豫,半天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。丁战国走到柜台左侧,靠近厨房的那张桌子:“坐在这儿,既可以看见进入酒楼的每个人,又可以在情况有变时穿过厨房,从后门离开。攻守兼备、进退自如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侦查员点点头道:“您说得有道理,可惜现场已然成这样了。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,谁还能知道?”

    “如果有目击者呢?”

    “目击者?科长,现在熟悉这个酒楼情况的人,死的死、伤的伤。就算没这颗炸弹,这么大个酒楼,每天人来人往,谁能记得那么详细呢?找目击者,比大海捞针都难啊!”

    “找不着没事,咱们可以变一个目击者出来啊。”

    “变一个?科长,您准备大变活人啊?”

    丁战国没再言语。回到局里之后,他给一个曾经一起干过地下工作的老同事打了个电话:“我需要一个人来配合,必须在公安系统没有熟人,干过侦查最好……你说。太好了,刚从前线下来,他叫什么?梁福。”

    之后的步骤完成得很顺利,梁福很快熟悉了背景资料,并且细心地向丁战国建议:“最好能给点儿那个人当天的穿着细节,一两个就行,不要多,真实又有震慑力。”

    丁战国点头答应,李春秋平时常穿的有两件外套,那天他究竟穿了哪件,还是会刻意换一件不常穿的?思索良久,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源——李唐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,他特意把车开到家里。一早,等李春秋去送孩子时,截下李唐。这小子遗传了李春秋的好脑子,什么那天他妈妈值班啊,爸爸不给买草莓蛋糕,光让他啃干面包啊,统统记得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丁战国趁机套话说:“这么说,你那天去了西餐店啊?我好像看见你们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我怎么没看见你?”

    “你光注意吃了呗,你爸爸那天穿了件黄色皮夹克,对吧?”

    “不对,我爸那天穿的是黑色大衣。”

    所有这一切,最终都变成了刚刚梁福在预审室里交代情况的一幕。李春秋听见这个“故事”了吗?丁战国的表情越发凝重起来。窗台上的仙人球已经快被他拔秃了,可国民党扎在哈尔滨公安局里的刺仍找不到头绪。丁战国一面想尽快找出奸细,一面又不愿相信李春秋就是这个人。此刻他的心就像钟摆一般,沉重又摇摆不定。

    突然,桌上的电话铃响了。

    “人不见了?怎么回事?”丁战国感觉自己的心脏似乎停跳了几秒钟,但很快他打断电话那头的声音,果断说道:“听我说。你们立刻赶到火车站,配合一组的同志,控制住每一个进站口。目标一旦出现,立即逮捕。”

    紧接着,他挂掉电话,马上拨通了另一组的电话号码:“二组,我是丁战国。严密监视好目标,一出现,你们可以立即逮捕。”

    在等待三组电话接通的时候,丁战国焦急地看着窗外。大鱼已经入网,如果这时让他跑了,以后恐怕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。

    “我是丁战国。传达三组所有人,目标现在已经消失,有可能从你们那边逃离哈尔滨。监控范围要扩大,身高、体态类似的人,都要排查,包括女人。要防止目标化装潜逃——”

    必须迅速把网口收紧,要快,要准。丁战国一边在电话里布置,一边在心里暗暗地想着。就在他几乎望眼欲穿,感觉大鱼已经触手可及的时候,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。丁战国惊讶地望着窗外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直到电话里频频传来“喂,喂”的声音,他才醒过神来,有些疲惫地说道:“计划取消。通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